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81.6亿元,是2012年的2.5倍,人均粮食产量从2005年起一直居于全省前三位。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党的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色,坚决守护好保山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转型,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81.6亿元,是2012年的2.5倍,人均粮食产量从2005年起一直居于全省前三位。2021年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65.5亿元,是2012年的2.9倍。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54.2亿元,是2012年的3倍。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旅游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51.1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38.5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8倍和6.6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为云南发展指路引航。接待海内外游客从2012年的805.39万人次增长至2021年的3041.1万人次。保山历史上驶来的首趟列车,是55011次试验列车,当日8时从大理站驶出,对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进行动态检测。
保山处在我国完善路网布局和西南进出境通道的重要节点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随着南亚大通道建设的高歌猛进,保山高速公路人流物流风驰电掣;国际交通线史迪威公路的关键路段腾密公路历史性全新复活;保山、腾冲机场上空鲲鹏展翅之声响遏行云。秉承西南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顺势而进,创造新的辉煌。7月4日10时26分,列车进站了。
而今,铁路梦圆,立体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保山的高质量发展将更加风驰电掣。近期,试验列车将以不同规定时速,在大理站至保山站间进行多次实验。
往事越千年,保山一路走来,沧桑中饱含艰毅。7月6日12时53分,保山站迎来CR200J型复兴号动车组发布会上,洪维智、赵碧原、杨绍虎就保山十年来基础设施变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大抓基层党的建设等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杨军在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在过去的十年中,保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这一提问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洪维智,市委副书记赵碧原,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绍虎出席发布会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驻滇和省内各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市委书记杨军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主发布。图片来源:云南发布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保山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感恩奋进,实干苦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保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十年来,保山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推动保山发展之变,这十年成为全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大、转型发展进步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7月13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在昆明举行。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成了多个规模农业示范区和生猪肉牛产业基地,中药材、咖啡、茶叶等一县一业示范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绿色硅、食药、轻纺、绿色建材、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等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全市工业增加值由99.6亿元增加到254.2亿元,年均增长11.9%。
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为云南发展指路引航,特别是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临保山腾冲,使保山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增干劲。杨军代表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政府对各级媒体表示感谢,对长期以来关心保山市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他从改革开放涌动新潮、经济实力倍增突破、山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画卷添彩增色、各族人民同心向党、政治生态持续修复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保山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三是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全市4个贫困县(区)413个贫困村39.2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出列,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331元增至1475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907元增至39729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8.6%,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GDP由2012年的414.6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9.8%,GDP和投资超千亿2021年保山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9元,分别增长9.9%和9%,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电力装机总量达239.2万千瓦,新增87.6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57.8%,绿色发电占比98.7%。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成4万平方米数据中心,华为保山大数据中心正式商启。
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已建成并即将通车,保山一步跨入动车时代。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建成10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新增永子腾冲玉雕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全国拥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较多的地级市之一,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全国围棋之乡称号。
这十年,保山山乡面貌焕然一新出台一系列惠民举措,4个贫困县、413个贫困村历史性摘掉了贫困帽子,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8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245万亩。
永子在光照下宛如碧绿的翡翠。市域内中缅油气管道支线建设和天然气推广利用持续扩面,县城通气率达80%。云上政府、工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边境智慧防控等应用项目相继落地。新华网 赵普凡 摄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全国道德模范杨善洲、云岭楷模郭彩廷等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人民心中树起丰碑,保山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保山五个县(市、区)全部创成省级文明城市。
三是水利网建设提升质效。乡乡通三级以上公路,腾冲、昌宁被列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其中,保山一中一本上线率比2021年提高11.71个百分点,开创了建校110周年以来的最好成绩。以绿色工业助推转型跨越,搭建工业园中园平台,建构绿色能源、绿色轻纺、绿色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工贸园区从无到有、工业布局从散到聚、工业规模从小到大,保山工贸园区被列为首批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引进了西安隆基、四川通威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地生产。
五是信息网建设赋能发展。四是能源网建设凸显绿色。
银杏村 保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以美丽城乡催生发展之变,大力实施美丽保山建设,大抓厕所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后实施东山森林公园、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三校一院迁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和爱国卫生行动,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全覆盖,保山市被列为城市双修国家试点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保山魅力不断绽放。2021年,全社会货运量达到6362万吨,比2012年增长2.2倍。赵嘉 摄十年来,保山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推动发展之变,这十年成为保山综合实力提升最大、转型发展进步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在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这十年保山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咱们继续往下看一是交通网建设实现跨越。
二是物流网建设加快布局。7月13日上午,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介绍保山市十年来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稳政策、强投入,完善发展产业、稳岗就业、综合保障兜底等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山被列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成功入列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保山坝大型灌区、保山坝水生态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水库总库容达14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4.7亿立方米。2021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54.2亿元,是2012年的3倍。
本文由相鼠有皮网发布,不代表相鼠有皮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joj4f.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otv/5727.html